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,美國特朗普政府介入頂尖大學校政及削減資助,對香港而言是吸納海外人才的機會,但他說,港大招聘學者,條件不及清華大學及新加坡國立大學。

張翔指,香港的薪金具有競爭力,有原本計劃到美國的學生者和學生,近日因應華府的政策而改到港大。他更透露,內地及新加坡大學同時競爭延攬學者,例如納米科學家、哈佛大學前化學系講座教授利伯,近日獲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聘任,對方本身有意來港,清華給予的條件可能較好,工資應該較高,慨嘆港大每年的財政預算不及清華及新加坡國立大學,又指海外學者來到香港,住屋及子女入學等亦是挑戰。
對於人工智能AI的發展,張翔說,AI已改變大學的教學、研究模式,港大在9月起,要求新生必修「人工智能素養微證書」,該課程本學年起已試行,佔3學分,旨在讓學生掌握AI概念,並學習評估AI帶來的影響,港大亦願意擔當領導角色,引導全港中小學發展AI,包括推展課程讓各中小學受惠。
他認為香港有些地方太保守,為保障自身利益、不想外人來,形容以往本地學者大學教員可能佔8成的情況並不健康,認為作為世界性的大學,學者必須來自五湖四海,香港應堅持開放、多元化及國際化,否則與內地城市無分別。